close
這禮拜外放到公館分院,它的前身是國軍八一七醫院,和台科大僅一巷之隔。雖然在台大混了好幾年,卻從來沒去過(這應該是好事吧!)。昨天第一次造訪,一踏入基隆路三段155巷,立刻感到一股寧靜,和基隆路的車水馬龍形成兩個不同的世界,的確是個養病的好地方!這裡的病人較單純,都是一些常見的病,不像總院一堆怪病,照顧起來相對容易。之前聽道灝講的這裡跟度假一樣,病人很少,沒想到第一天下午馬上接了一個,是腸病毒感染導致皰疹性咽峽炎的二歲男童,其實他不用住院,在家裡修養就可以了,只要給予Comfflam局部治療,維持水份補充並留意腦炎及心肌炎。不過因為父子都是單傳,病人的姐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,家屬表現出明顯的緊張與壓力,便讓他們住院了。

寫好病歷後我來到窗邊,朝南方看去正是芳蘭山,上頭可見不少墳墓,據說此山墳塚有一萬六千座,幾年前有議員質疑此景跟山下的古蹟「義芳居」極不搭調,不過遷葬費用高達十二億,遷葬至今仍未完成;不過話說回來,這種情況也是當初屋主自找的。上個世紀初,日本人打算在西門町興建商街,原來在這一帶的唐山人墳墓,被迫遷移至華西街、華江橋,當時芳蘭大厝的陳家祖先,慨然捐出芳蘭山的山坡,充當新的墓園,芳蘭山因此成為盆地南邊最大的墓園,附近的山頭也一起遭殃。

廣大的墓地一直向西延伸到內埔山(又稱為蟾蜍山),它與景美的仙跡岩相對,背後都有呂純陽的神話傳說:相傳呂洞賓曾自此躍往木柵指南宮,不小心失足在仙跡岩留下足跡。除了墓園外,蟾蜍山上還有空軍作戰指揮部,從台大校園就可看到山上的電塔雷達設施,真不知在那的士兵們是怎麼度過漫漫長夜的?芳蘭、內埔夜總會林立,我當然不可能去攀爬,不過往東一點的中埔山與福州山倒是引起我的興趣

福州山過去是台北市第七公墓,北二高完工後市政府考量該處為北二高進出台北市的門戶,加上福州山上濫葬嚴重破壞水土保持,為了改善市容形象和加強水土保持,遂於十年多前將墓地徵收,大量種植花草樹木改建成今日的福州山公園;中埔山,是這一帶少數較沒被墓地染指的山頭,保存著難得的原始林相,不像周圍群山盡是土饅頭  

由於這幾天都是多雲午後陣雨的天氣,要爬山一定要挑早上。今天十點出頭看完病人,要學長打聲招呼後輕裝出發。遠望福州山與中埔山,不禁暗笑自己最近怎麼都走一些冷門的小山!不過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,旋即一想又覺得不對,這一帶除了蟾蜍山有仙跡外,其他山頭只怕孤魂野鬼居多吧!出了大門朝山走去,左轉芳蘭路,穿過辛亥路三段後右轉,左前方的大樓就是市圖大安分館,想當年還在總區時常到此唸書,這裡和不遠處的道藩分館陪我度過了數不清的翹課時光。一樓不知何時換上了WELLCOME的鮮明招牌,這家超市已多次改名易主,我記得最早很像是興隆超市、後來換成善美的超市,現在又被頂好接手,不知道是不是此地陰氣太重? 超市旁有個小公園,感覺有點陰森,靠山那側立著福州山公園的牌子,一旁枕木步道就是福州山的入口,踏上步道,一旁的指標寫著「六○高地  175m」。

起初一小段和山下公園一樣,樹木長得較密,感覺有點沈悶,隨手撿起一根粗枝,一端狀似羊角,甸了甸感覺還算順手,便拿來當登山杖用。上行5分鐘左邊出現岔路往臥龍街,繼續上行幾步後接上木棧道,林相也變得較稀梳,約3分鐘後抵達六○高地,建有一涼亭。此處已變得開闊,周圍樹木不多,不過由於地勢不高,視野普通而已,向下望去,近處低矮的公寓頂樓盡是加蓋的鐵皮屋,一大片既壯觀又凌亂,還是遠處現代化的商業大樓看起來較順眼。高地附近有運動設施,看起來很新,這類設施在象山也不少,不過這裡的看起來高級的多了。續行遇岔路口,左枕木步道可往臥龍街,右側有水泥路可下辛亥路三段,右前方碎石步道可經公廁至九三平台,直走枕木階梯陡上,不一會就抵達九三平台。

這裡是今天最開闊之處,視野不錯,可以看到新光摩天大樓,由涼亭向後方望,對面的山頭就是待會要爬的中埔山。踩在大片的草地上,微風拂來感覺相當舒服,如此清幽宜人環境,實在很難想像之前是大片的墳墓。或許是因為曾為公墓,公園在規劃時,留下草地綴以樹木,架設木式平台,給公園營造出開朗明亮的氣息,有別於一般森林步道的古木參天與陰森感。踏上碎石路往前走去,兩旁的植物先是櫻花,後半段換成七里香,據說此花香傳數里,改天花期再來見識。向前走個二、三分鐘遇岔路,右側水泥階路可下山,左轉走個幾步至福州山公園,路旁立著大型刻有「福州山公園」的牌子,簡述著公園的由來與立牌日期。此處的設施最為完善,有木造涼亭、運動設施,右邊有岔路往富陽自然公園。碎石路的盡頭是個觀景平台,也是福州山的最高點。

福州山,海拔105公尺,無基點。 山頂平台正對101,距離適中,是欣賞跨年煙火的好位置,明年元旦若是沒值班,可以考慮來此觀看。

回到之前岔路口,循稜線走泥土路往中埔山。和之前完善的人工設施不同,往中埔山的路上較無建設的痕跡,以天然的山間小徑與石階為主,走在其中頗有山林野趣,這段路坡度不大,也很適合來趟單車越野。走了二、三分鐘左邊出現岔路通往富陽公園,岔路旁有個高壓電塔,附近樹上則有山水雲的指標表示往前通往中埔山,這是往中埔山路上的最後一個路標,之後再無指引。順指標沿稜前進,不久右邊出現下山的石階步道,應可通往辛亥路,續前行。沒幾步右方又有水泥路來會,走了一小段水泥路接回泥土小徑。

走幾步又遇岔路,右邊有二條路:一條水泥路下山,另一條小徑繞著山右側而行;順稜線直行則是45度左右的陡坡,我看了看手上的資料,竟沒提到前方的稜線路,而是走右方的山邊小徑。此處沒指標,依方向看來稜線應是通往中埔山東峰,想了想決定走稜線攻頂。在羊頭杖的輔助下小心上坡,愈往上行山路愈窄,雜草也愈密,最後僅容一人通過,好在坡度也開始趨緩,心理正高興時,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傻眼,聳立眼前的是近90度的峭壁,上方有繩子垂下,第一段是塊跟我又差不高的的岩石,此時手杖已無作用,把羊頭

杖放在路旁,騰出雙手攀爬而上,奮力爬上後往上看去,下一段約有2層樓高,也是近乎垂直,更令人頭痛的是沒有穩定的踏腳處與樹根,必須完全仰賴一條位置不佳的繩子,由於更後方的岩壁被眼前的岩壁遮住,不知還有多高,於是拿出資料推算一下:之前遇到的岔路約100m,中埔山東峰約140m,扣除剛剛的陡坡,若這岩壁上方是中埔山東峰,那至少有近十層樓的落差!今日穿著襯衫與休閒褲,帶著水和簡易地圖就上來了,裝備不夠,硬爬上去恐怕就要發生山難了,只好摸摸鼻子跳下岩壁,拾起羊頭杖退回之前的岔路,循右邊的山腰路上山了。

這條雜草小徑依山壁而行,約5分鐘抵一十字岔路,右邊是陡下的水泥斜坡,垂下一條繩索,讓人有點弄不清這條路是給人還是給車走的;左邊的階梯通往中埔山主峰與東峰之間的鞍部。 續直走泥徑,泥徑最後變成石階從中埔山北面蜿蜒而上,途經一面刻有「佛」的石壁和觀音廟,大約走了5分鐘抵達山頂。

中埔山,又稱十五份後山,海拔139公尺,北市三角點No79。正下方就是以靈異傳奇聞名的辛亥隧道。山頂空間還算寬闊,不過周圍樹木較多,讓展望受到不少限制。

離開山頂, 循山水雲往軍功路及土地公嶺的指標前進,途經主峰東峰間的鞍部,不一會兒抵達中埔山東峰。

中埔山東峰,海拔137公尺,有一顆圓根點。繞過山的木造涼亭來到山邊,不禁對眼前的景色發出讚嘆。這裡是今天視野最佳之處,遠方的觀音山與大屯山群峰清晰可見,
不遠處台大小巨蛋在烈陽下發著閃閃銀光,這是我第一次從高處俯瞰這棟建築。鏡頭拉近,雅致的福州山公園一覽無遺。望著下方的來時路,雖然不是第一次爬山了,不過對於在短短的四十多分鐘就跨過國3甲(北二高台北連絡道)走了那麼長的山路還是有點意外!

在東峰待了十幾分鐘後尋原路回到鞍部岔路口,這時才發現這裡有一個廢棄水泥水塔,難道這裡以前有住人?取右方石階下山,一會兒就來到之前有水泥斜坡的十字岔路,右轉循原路下山。十多分鐘後回到來到九三平台,看到指標往公廁100m,好奇之下朝它走去。廁所是木造建築,十分小巧可愛,外頭竹製屏風更添雅致,可以看出規畫者的用心。從廁所下山的碎石路旁種滿了楓香,楓香是秋冬時中低海拔常見的紅葉植物,奧萬大就是因它而聞名,此外也常見於行道樹,像醫學院附近就有種植,台大醫學院也因此有了楓城之名(才那麼幾棵就自封楓城實在有點......)。走在步道上,陽光透過枝葉灑在身上,暖洋洋的十分舒服,不知不覺就來到山下,此時身心感暢,之前失去的活力似乎都回來了,即將到來暗無天日的外科實習再也不是問題!悠哉地踢馬路回公館分院,早上那片“滿城盡帶黃金甲”才看到一半呢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優游山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